MIGUSA News

By kuanle22 July 7, 2025
那天是在宜蘭。 我們臨時繞進一條小路,兩側是快要收割的稻田,金黃色的稻穗低著頭,一整片被風吹得像海。 我蹲下來拍照的時候,突然想到——這種黃,其實很難形容。 不是亮黃,也不是土黃,而是一種 曬過、熟成、安靜的黃。 後來看到目積系列的這塊榻榻米,我立刻想起那片田。 它不是「活潑的黃」,它是一種「等你慢慢發現」的顏色。 🌾 稻黃,是一種「被太陽照熟的顏色」 這塊黃帶一點米白、一點土色、一點時間感。 它像是: 剛打開的麻布米袋 經年使用的竹簾 鄉下外婆家的窗簾,陽光曬久了有點褪色,但摸起來還是很乾淨 搭配目積的細緻紋理,整塊地墊變得很有「歲月感」,但不老派。 🛋️ 適合出現在什麼樣的家? 客廳搭原木色家具:整體像日本老屋翻新那種溫潤感 舊房改裝的空間:不用粉刷、不用裝潢,鋪上去就能變「日系風」 或者你單純想找一塊比白色更有情緒、比黃色更穩定的底色 🏯 在日本,稻田不只是農業風景,而是一種生活節奏 從新潟、佐賀、到長野與秋田,每一片稻田背後都有一家人的生活故事。 稻黃不是「鄉村」,而是「成熟」的象徵。 目積的編織細節讓這塊顏色更像是: 一把被用過很多年的掃帚、一件曬到軟掉的圍裙、一塊記憶留下的地面。 🌞 如果你希望家裡有「日照過後的溫度感」,就選它 稻黃色不會發光,但會反光。 當陽光照進來的時候,它會回你一點金色的微笑。 這不是一塊為了設計而存在的地墊, 它是為了生活而生的一塊土壤。
By kuanle22 July 4, 2025
有一次住在奈良郊區的一間町家改建旅館。 天氣微涼,晚上的風有一點木頭的味道。打開拉門,是一間小小的和室,低矮的桌子、一壺熱茶、一張備好的棉被。 那天的地板就是這個顏色——茶綠。 不是抹茶,也不是青草,是一種曬過、靜下來、剛剛好的綠。 坐下來的那瞬間,我沒想什麼,只是覺得:「這塊地,太剛好了。」 🍵 茶綠,是一種「說不出來但舒服」的顏色 它不像嫩綠那麼鮮,也不像墨綠那麼重。 更像是你泡過一次、喝到一半,正好冷卻的那杯熱茶,溫溫的,微苦,但讓人安心。 配上目積這種細密的織紋,整塊榻榻米就像一張看不到紋路的老畫紙,低調得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,卻默默托住了整個空間的氣場。 🛋️ 適合鋪在哪裡? 書房:配深木色家具,氣質瞬間加分 老屋客廳:不用改裝,直接鋪上去就能呼應舊空間 長輩的休息區、佛堂旁、靜坐空間:穩、淨、靜 它是一塊不用調整其他設計就可以進入任何空間的地墊色。 它就像背景音樂,但沒有一秒突兀。 🏯 在日本,茶綠一直是一種「生活在其中」的顏色 不像白是用來展示的,茶綠是「用來住的」。 在老茶室裡,在書法教室裡,在沒有冷氣只有拉門的年代裡,茶綠一直是人們與自然相處的中間色。 而目積的細節感,讓這塊顏色不僅實用,還帶著職人精神的溫柔與堅持。 🌿 如果你想讓空間「靜」一點,但不冷 那就選茶綠。  它會讓房間有一點陽光、有一點懷舊、有一點讓人放慢腳步的力量。 你不用改太多東西,這塊地墊鋪上去,一切就剛剛好。
By kuanle22 July 4, 2025
東京中目黑,有一間咖啡館我一直記得。 它不大,牆面是粉灰色,櫃檯上放著幾顆布丁,店員穿著手工圍裙,音樂是輕輕的爵士樂。 但讓我印象最深的,是它地板那塊格子地墊——淡粉與奶白交錯,有一點像舊玩具的色彩,有一點像小時候鉛筆盒裡最捨不得用的那支粉紅筆。 我坐下來的時候,就覺得——啊,這不是可愛,是舒服。 像是空間裡有節奏、有設計,但不說話。 🎀 市松 粉紅,是一種「不撒嬌的可愛」 不是少女風,也不是甜美系,它更像是那種 「喜歡自己一個人去旅行的女孩」, 有主張,但很溫柔;有設計感,但不高調。 市松的格紋給了這塊粉色一點秩序感, 讓整體看起來俐落中有溫度,軟綿中有邏輯。 🪑 適合怎樣的空間? 一個喜歡拍照的女孩的工作室 一個親子共用的閱讀角,不希望太幼稚但想要柔和 或者你家本來就很多原木、奶油色,這塊地會變成最剛好的對比 這不是那種「喧鬧的粉」,而是像老照片裡、被陽光照久了的那種「懷舊粉」。 🏯 市松紋給這塊粉紅一點節奏,也給它更多日常感 粉紅如果是純色,有時候會太甜、太飄。 但市松紋讓它像一首有拍子的旋律,讓你坐在這塊榻榻米上,會開始想整理心情、泡一杯茶、重新讀一次那本一直沒翻完的書。 🍓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,不是主角色,而是「可以常常回來的那個色」 市松粉紅不是第一次看就驚艷的顏色, 但它是會讓人想一直用、一直留著的那種。  像你抽屜裡那件有點泛舊但捨不得丟的襯衫。 像你手機裡不發但一直看的那張老照片。
By kuanle22 July 4, 2025
那次是在金澤。老街還沒醒,茶屋街靜得像被雨剛洗過。 我們走在石板路上,路邊的木造老屋一間一間關著,但窗子裡透著一點綠光,是那種「茶室裡才會有的綠」。 有人說,茶道裡的寂靜是「講究的無聲」, 而那種綠,正好對應了這種氣氛—— 不吵不鬧,但非常在場。 我記得後來進到一間老房子改建的咖啡館,榻榻米是格紋的,茶綠和墨綠交錯。 坐下來的瞬間,整個人就鬆了下來,好像自己也被編織進那個空間的節奏裡。 🟩 市松 茶綠,是一種「秩序裡的寧靜」 市松紋是日本傳統圖案,像棋盤、像布花、像老時代的地磚。 它不是花樣,但有節奏。 茶綠色不是草地那麼亮,也不是墨那麼暗,它介在自然與空氣之間,像剛泡好的煎茶一樣,帶一點靜、也帶一點清。 這塊地墊,讓空間不會過於安靜,也不會過度熱鬧。 🛋️ 適合怎樣的空間? 書桌底下,陪你一整天的思緒起伏 客廳電視前,讓腳也能找到歸屬感 或者用來鋪一塊「中性但有表情」的閱讀角落 市松茶綠的榻榻米不會太花,卻總是比純色多一點生活味。 像是空間裡的一句低聲問候:「你今天,累嗎?」 🏯 日本市松紋的含義:反覆中見恆久 市松紋源自江戶時代,是能樂舞台與和服中常見的格子圖案,代表「連續、延伸、不斷前進」的寓意。 搭配茶色與綠色,則讓它多了一層「生活感」與「安心感」。 這不是為了表現設計感,而是讓日子變得有節奏、有著落。 🌿 如果你希望地板既安靜又有呼吸,那麼選它 榻榻米不是背景,而是生活的根。 市松茶綠,不是一塊「設計的地墊」,它是一塊「生活著的地面」。  當你不知道空間缺什麼,不妨試著鋪上一塊它—— 說不定,你想說的故事就會自己浮現。
By kuanle22 July 4, 2025
那天是在新潟,剛好遇到農作體驗的季節。 我蹲在田埂邊,第一次用手碰那麼濕、那麼黏、卻讓人安心的土。 鞋子陷進去、褲子沾滿泥漬,但沒有人在意,大家都笑得很開。 傍晚時分,田地的土壤變成一種深深的黃咖啡色, 陽光還沒下山,卻已經讓土地泛著一種「熱過」的溫度。 那一塊泥地,讓我想起很多以前的事: 爺爺種菜的後院、學校旁邊的空地、玩過的沙坑、丟過的石頭。 🌾 沃土色,是一種「腳會記得的顏色」 你可能不會第一眼被這塊地墊吸引, 但當你走過它、坐下來、踩在上面久一點,你就會明白—— 這不是「設計色」,這是「生活色」。 有一點咖啡、有一點土黃、有一點自然曬過後的痕跡。 這塊地,讓人心裡很安穩。 🧺 它會出現在怎樣的空間? 客廳鋪一大塊,給孩子翻滾、給寵物跑 廚房旁邊、餐桌下方,讓吃飯這件事更踏實 或是玄關處,讓你一進門就感覺「回家了」 沃土色不是亮色,也不是裝飾色,它是一種「基底」的存在,像是家的土壤。 🏡 在日本,「土」是文化裡最有溫度的材料 你看過「土間」嗎?那是日本傳統家屋裡,介於戶外與室內之間的一塊地。 不鋪木地板、不鋪榻榻米,就鋪土。 為的是讓家裡有一個可以踩著泥土、從外面過渡到室內的「緩衝區」。 沃土色的榻榻米,讓現代空間也多了一點那種「踏實感」。  🌱 如果你也想讓家裡不只是美,而是有根 那就鋪上一塊像土壤一樣的地墊。 它不需要每天整理,卻會每天吸收你的生活痕跡,陪你過日子。
By kuanle22 July 4, 2025
那年11月,我們特地搭火車去京都嵐山,只為了一件事——看楓葉。 電車一進山區,車廂裡開始響起「哇~」的驚嘆聲。窗外一整片紅橙黃綠交錯得像畫,像有人不小心打翻了整盒顏料,卻沒有一筆是多餘的。 走進常寂光寺,枯山水的石徑兩旁全是掉落的楓葉。 腳底沙沙響,陽光穿過葉子打在地上,每一步都是日劇片頭。 那是一種沒有一片葉子是一樣顏色的時刻,也是一種讓人靜下來的熱鬧。 🍁 秋葉色,是一種「安靜地熱鬧著」的顏色 你可能以為紅色會很搶戲、黃色會太亮,但在秋葉這塊榻榻米上, 紅、橘、咖、黑每一種都只出現一點點,卻都剛剛好。 它像落葉還沒被風吹走時的模樣, 像午後陽光透過葉子的剪影, 像秋天快結束時,天空還沒完全冷下來的那種溫度。 🧺 它會出現在怎樣的空間? 客廳的大塊鋪設,讓整個家多一點層次感 和木頭家具、裸色布沙發一起出現,完全不搶主角 或者你就是喜歡生活裡有點「手作感」、「自然派」,這塊地會跟你很合得來 秋葉色不是純色,它是一種編織出來的「故事混色」。 🍂 在日本,紅葉是「轉換」的象徵 紅葉(こうよう/Kōyō)是秋天最重要的節氣語彙之一。 從東北的十和田湖、栃木的日光、京都的大原,到九州的耶馬溪,每個地名都因為楓葉而被記住。 在傳統文化裡,紅葉不是「枯萎」的意思,而是「成熟之後的沈靜」—— 不是結束,而是變化中的美好。 🍂 所以鋪上一塊秋葉色的地墊,不是為了讓家變紅,而是讓它有「時間感」 就像落葉會換季、光線會變色、人的腳步也會慢下來。 秋葉色讓你在地板上看見季節的呼吸。
By kuanle22 July 4, 2025
夏末去高野山的時候,我們走到一處叫做「奧之院」的地方。 太陽剛下山,空氣裡全是濕氣。周圍是幾百年的杉木林,路旁立著成千上萬座墓碑與石燈籠,一切都安靜得像在水裡。 走著走著,天空已經黑了,但你會發現——森林裡的黑不是全黑。 它是層層堆疊的綠與灰,樹皮的深咖、苔蘚的青、還有地上踩起來像碎影子的落葉色。 我記得那時候只聽得到我們的腳步聲,還有林子裡偶爾一聲鳥鳴。 🌲 夜林,是一種「黑得有層次」的深色 它不像炭黑那樣單一,也不像墨綠那樣有重量, 而是把森林裡的顏色,一條條、靜靜地編織在一起。 你仔細看:有灰、有綠、有深咖啡、有一點黑。 像夜裡的林子不睡,但不說話,只是靜靜地看著你。 🛋️ 它適合什麼樣的空間? 一個不需要多燈光的角落 一塊讓人安心打電動、靜靜聽音樂的地區 或是你想給家裡一點「收住」的力量時,用它做出空間的底 有時候深色不是為了裝飾,是為了讓思緒慢下來。 夜林色,就是這樣的存在。 ⛩️ 日本對森林的感覺,是敬畏與信任 從神社鳥居立在林邊開始,到修驗道的山伏、熊野古道的朝聖者, 森林一直不是觀光地,而是一種「過程」—— 進去,經過,沉靜,淨化,再出來。 夜林色,把這種情緒留在地板上。 你不一定要到深山,也能在家中留下一塊「靜心之地」。 🌌 有些家,是需要一塊能沉住氣的地板 不是讓人興奮的,也不是要顯眼的, 而是像夜裡的森林一樣,讓人不需要開口,也能靜靜相處。 夜林色,就是那一塊讓家回到「沉」與「深」的地板。
By kuanle22 July 4, 2025
那次是在箱根搭早班的登山電車。 清晨五點多,街道還沒醒,連便利商店的燈都暗著。 霧霧的天,有點像是被誰用橡皮擦擦過的鉛筆線,整個世界看起來柔柔的、白白的,像時間也慢了下來。 我們在強羅站下車,空氣是冷的,但不刺,是那種你會想深吸一口的清冷。 前方山坡上飄著一層「看得見、但抓不到」的霧,那種輕薄的雲,日文叫做「薄雲(Usugumo)」。 我記得那時候沒有人說話,連走路聲都變輕了。 ☁️ 薄雲,是一種「讓聲音變輕」的顏色 它不是白,也不是灰,而是兩者中間最剛好的模糊。 像米白色加一點晨霧,又像冷色調裡多了一滴溫柔。 鋪在地上的時候,它幾乎不搶眼,但會讓整個空間「靜下來」。 靜得很舒服 靜得可以睡午覺 靜得你會開始想好好對待自己 🪟 它適合什麼樣的生活場景? 有落地窗的地方:陽光灑下來的時候,整塊地都像會發光 家裡有奶茶色、白色、灰色系傢俱的空間:它會是最自然的銜接色 或者只是你想打造一個「沒有壓力」的空間,不用濾鏡也能好看 🏯 為什麼日文裡會有「薄雲」這種詞? 在日本傳統色裡,「薄雲」是平安時代女官和服中常用的內襯色。 它是一種代表「謙遜」「安靜」「等待」的顏色, 就像京都早晨未開的霧,或神社石板路上留著夜雨痕跡的那種淡色。 它不帶情緒,但帶著一種準備好放下手機、深呼吸的暗示。 🌤️ 有時候,不是空間太亂,而是顏色太大聲 如果你也想要一種「讓腳步慢下來」的地板, 那塊薄雲色的榻榻米,就是一種 invitation —— 邀請你躺下來、坐下來、或者什麼都不做。
By kuanle22 July 4, 2025
四月的足利花卉公園,是日本最浪漫的季節之一。 你不需要走進任何建築,只要抬頭,就會看到整片像瀑布一樣垂下來的紫藤花,從棚架上輕柔地落下來,空氣都是甜的,光線也是紫的。 那是一種很特別的顏色—— 不是少女的粉,也不是大人的紫,而是介在「柔軟」與「距離」之間的那種溫柔。 讓人想靠近,但不敢太快說話。 💜 紫藤花,是一種「需要空氣」的紫 這種紫,不是濃烈的自信,也不是華麗的搶眼。 它像是一種剛剛好的個性,有自己的存在感,但從不強勢。 鋪上一塊紫藤花色的榻榻米,整個空間會突然多了一點柔霧感, 像剛剛洗完頭的香氣、像早晨還沒張開的窗簾、像夢快醒來時還記得的一點點。 🪞 它會出現在什麼樣的空間? 一間乾淨的女孩房,有書、有窗、有音樂 一塊媽媽與孩子一起閱讀的遊戲角 或是一位獨居女孩的工作區,喜歡靜靜地一邊喝茶一邊回訊息 紫藤花色不會讓空間「變可愛」,而是讓它變成一個能夠被溫柔對待的地方。 🏯 紫藤在日本,是高貴與謙遜的象徵 在古代的貴族服飾中,紫藤是高階神職與皇族的顏色。 但它同時又有「垂下頭」的姿態,被視為謙遜、婉約的美德。 這也是為什麼你常會在神社、古寺、老城小道旁看到藤花。 總是靜靜的,不吵,但永遠不會被忘記。 🌸 如果你覺得家裡需要一點溫柔,就試試這個顏色 它不一定要鋪整間, 有時候只是一塊小小的地墊、一塊坐墊、一塊讀書角的角落, 就可以讓空間的語氣從「正常」變成「你想待久一點」。
By kuanle22 July 4, 2025
在日本,真正的冬天花,不是櫻花,也不是梅花,而是山茶花。 安靜地開,整朵落地,不聲不響。 你若不特地注意,它就靜靜地在枝頭待完一季。 我第一次看見山茶,是在奈良的吉野山。那天天氣很冷,雲很低,群山一層層疊開,像水墨畫鋪在空氣裡。 一間古寺外牆下,有一株山茶,一朵一朵紅得不太明亮,像深色的粉,塗在老牆邊。 那天的光線淡到幾乎是灰的,只有地上的那幾朵花落著,有一種特別的「溫」。 🌺 山茶色,是一種冬日裡的紅 不會亮、不會跳,也不黏膩。 它不像玫瑰那麼熱,也不像櫻花那麼甜,而是一種「落下來也不驚動誰」的紅。 你若鋪了一塊山茶色榻榻米在房間裡,它不會讓人說「好漂亮」;但你會發現,在這種顏色的地板上發呆特別久。 🪑 它適合什麼樣的空間? 有木頭傢俱、有老家具、有故事的地方 想讓空間不只乾淨,而多一點時間感的地方 或者你只是單純,想在家裡留一點「不是白的顏色」 山茶色適合配舊物,也適合配現代風。 你可以讓它消失在整體色調中,也可以讓它靜靜地吸引注意。 🏮 日本人怎麼看「山茶花」? 山茶在日文中叫「椿(Tsubaki)」,是一種帶有禮儀感的植物。 它不是用來炫耀的,而是用來放在角落裡,提醒人「這裡有被好好照顧過」。 你會在茶室、古民家、神社邊的小庭園裡看到它。 它不刻意,卻總是出現在對的地方。 🧡 所以鋪上一塊山茶色,是一種溫柔的表達 如果你家有一面白牆、一盞小燈、或一張你不想丟卻也不常坐的椅子, 那塊紅椿榻榻米,會把它們串起來,像一句話終於被好好說出來一樣。 不是讓空間變得很新,而是讓它變得很「有人住」。
More Posts